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推进国际合作 打造能源装备中国新“名片”

发布日期:2015-02-11    【字号:  

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提出把我国优势产能和装备打造成国家新“名片”。

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一直被诟病——由于掌握不了核心技术,一直只能在高水平门外打转。从最初的高价买设备、买技术、买维护,到引进吸收、自主创新、优化提高,如今,中国能源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率显著提高,一些制造技术已具备领先世界的水平,实现了弯道超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突破,而要真正实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掌握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必不可少。当前,我国电力装机和电网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其背后正是我国高端电力装备产业的有力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占同期世界产量50%以上,对全球发电设备净增量的贡献超过50%,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国。同时摘下多颗电力装备制造产业“王冠上的宝石”——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实现国产化示范应用,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研制稳步推进,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相关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核电方面,以中核、中广核为代表的国字号核电企业建设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核电研发、设计和制造平台,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以AP10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成套设计、制造能力已逐步形成;攻克掌握了第四代核电核心技术,在高温气冷堆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沿。中国的石油钻机、修井机进入美国、中东等高端市场……

如果说前些年中国能源“出海”更多的是挖矿设厂占资源,在产业链上游“浅涉水”的话,眼下则到了装备产业进入“深水区”,掘金产业链下游的绝佳时机。当前,国内多个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局面,市场空间缩小,急需产品的消化空间。对于能源行业来说亦是如此。经济增长“新常态”,对能源需求的迫切程度有所降低;环保压力下,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一哄而上“圈地”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市场也显露过度开发之态;可利用水利资源愈发有限。内部市场增速放缓,“走出去”是必需也是必然。此外,随着投资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希望进入海外开展投资,承揽工程,其中优质的能源项目尤为受到青睐。近些年来,中国能源企业海外参建的油气、水电等工程日益增多,“中国制造”在海外落地生根,也为国内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涉足国际能源市场下游产业奠定基础。

“出海”仅仅是第一步。未来,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要实现出得去、扎下根、结出果,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发力。在政府层面,需要能源、工信、外交等多部委联合,借“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契机,对接相关国家建设和发展需求,通过政府推动引导,促进能源装备制造的优势产能“走出去”。用好专项资金,支持一批重大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应以专业化、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为发展目标,甩掉过去“中国制造=廉价低端”的帽子,在紧握一流技术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让中国的装备制造产业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从“装备中国”变为“装备世界”,亮出中国新“名片”。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彭源长

 Copyright © 2014 南京世都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17274号-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228号-莱茵量子国际14层    邮编:211100    

销售热线:025-84684886  18012979600  13913850422   

技术支持:025-84684885  18951003803  

传真:025-84684898